导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 强调要提高就业质量, 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投入与产出的统一人们在说高质量就业时,通常是指 “好工作”,即:工资高、工作条件好的体面工作。 然而,这是对就业质量的片面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丁大建认为, 就业质量的涵义应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其一, 劳动者通过就业应该获得的部分(也是企业和社会应给予他们的部分), 即: 稳定的职业、 体面的收入、 安全的工作、 良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全面的社会保障、 和谐的劳动关系、 流动的自由、 参与的权利、表达的自由、平等的就业机会等。这部分内容,与国际劳工组织所提倡的 “体面劳动”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其二, 劳动者通过就业应该向企业和社会提供的部分 (也是企业和社会应获得的部分), 即: 就业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 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职业责任与职业要求、 职业规范与职业行为方式以及与就业所得相适应的职业效率和职业产出等。“就业质量的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就业的投入和产出。 对于劳动者是所得的, 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就是所付给的; 反之,对于劳动者是所付出的,对于企业和社会就是所得的。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对等关系, 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主体的交换关系。” 丁大建表示,如果只追求一个方面, 即只想“得”不想 “给”时,那这 “得”恐怕也难以得到。 所谓的就业质量好, 应该是高水平、 高质量的就业投入产出的统一, 其也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存在。重视非收入性因素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抗私通过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不是只关注现阶段的就业质量好坏,而是对就业质量有全面长远的评价。如果当下收入水平比较理想,未来的收入预期水平不高, 就会对就业质量评价降低;而如果当下收入水平较低,但是未来的收入预期水平很高,就会对就业质量评价较高。这说明高校毕业生把未来的收入预期看得比当前收入水平更为重要。“不过, 高校毕业生除将收入水平作为评价就业质量的首要标准之外, 也开始更多地关注非收入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张抗私说, 比如, 在通勤路途上耽误过多时间侵占了闲暇时间以及增加了工作疲劳度,就会降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评价。保障性和稳定性是大学生评判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张抗私表示,正规的劳动合同要比劳务派遣合同及临时合同提供给高校毕业生更多的工作稳定性和劳动保障。体制内和体制外具有的较大的工作稳定性差别和隐性福利待遇差别,也导致大学生对体制内工作的高评价和 “偏爱”。对此,张抗私建议,高校毕业生应努力提高就业后的工作能力,调整心理状态。工作努力和懂得自我缓解工作压力的高校毕业生能够消除个人条件的差别,从而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评价。对于企业来说, 应该制定更透明、更完善的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使高校毕业生认为晋升有明确的机会和通道,并在晋升后能够获得较大幅度的收入提升,从而提高生活和就业质量。“非收入性因素对员工就业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而就业质量又会影响到员工的生产率。 就业质量越好的员工生产率也相对越高, 对企业的收益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很有帮助。 因此, 企业还应重视高校毕业生的非收入性感受。 比如,企业可按员工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的距离给予不同的交通补贴; 落实国家的带薪休假政策,做到不剥夺、 不侵占员工的休假权利和休假时间。” 张抗私说, 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逐步减少和打破人为形成的制度壁垒, 减少隐性福利待遇,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和单位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和保障性。提升公共服务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蒲晓红,通过对近5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质量的测算与对比,发现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还不高。蒲晓红认为,首先应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法制化建设。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合法权益,必须以公共就业服务法制化为前提,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服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加快推进法律实施与法律走基层工作,增强企业与农业转移人口的法律意识。其次,还要优化公共就业财政投入。要科学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就业财政支付责任,加大中央政府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比如加大对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与人民群众,尤其是与农业转移人口密切相关的民生性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投入。最后, 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对就业培训的需求, 完善我国就业培训体系建设。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采集、 传送、分析、 发布和共享机制, 建立起一个广覆盖、 全畅通、 高效率的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的便利性。
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的技巧)
导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强调要提高就业质量,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投入与产出的统一人们在说高质量就业时,通常是指“好工作”,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